close


徵信 徵信社

孫亨利

美聯社於2009年2月16日經向英、法雙方證實後發佈了一則核子潛艦在大西洋中部水下相撞的新聞。英、法都未說明發生相撞的確實位置和時間,媒體相信那是2月2日或3日某時的事。肇事兩核子潛艦分別為英國的HMS Vanguard 和法國的Le Triomphant,都攜帶有多目標核子彈頭的道彈。

據稱相撞時雙方速度極慢,因此無人員傷亡,亦無放射污染發生。但最多可攜帶16枚三叉型 (Trident) 道彈的英國核子潛艦卻有很明顯的凹痕和刮傷,必須用拖船拖回蘇格蘭西海岸的Faslane基地;具有同等載彈能力的法國核子潛艦雖能自力航回法國西北角的Brest基地,但她的Thales DMUX 80 sonar ( 聲納 ) 圓頂已有嚴重損傷,如此一小碰撞所造成的損失,英、法兩艦修理費估計共需五千萬英鎊。

很顯然的是法艦前頭撞到英艦艦身,法國核子潛艦在出事當時還不知道撞到的是英國核子潛艦,法國當局於2月6日簡報稱:「法國核子潛艦Le Triomphant曾經撞到一個沉在海中的物體,可能是一隻shipping container (貨櫃,或集裝箱 ) 造成損害。 」直到數日後經英國告知,法國才明真相。

這次使專家們都很吃驚的事件,提供了世界反核和裁軍擁護人士的抗爭著力點,也引起了英、法立法單位的重視。為防止今後可能發生更嚴重的災難,希望這次事件會給核潛國家帶來寶貴的教訓,我們可預見本年四月法國重回北約軍事指揮架構( NATO’s military command structure ) 【註一】後,北約核潛國家之間必須規劃出一套萬全的安全防範方案。

1959年6月戴高樂下令所有外國核武基地撤離法國,迫使美國撤走自1950年起就駐在法國的二百架戰機和交還法國10個主要空軍基地。

1962年在古巴飛彈危機時,戴高樂雖仍表示與北約各成員國團結一致,但卻繼續實現他的獨立防禦,將法國在大西洋和英倫海峽的海軍艦隻全部抽離北約指揮。

至1966年,所有法國軍事力量都已脫離於北約指揮體系;所有他國的北約部隊均被請出了法國。

雖然法國退出北約軍事指揮架構,但法國仍一直保持身為北約的一員,在冷戰期間,派出獨立於北約軍事委員會的法國駐軍在德國承擔保衛歐洲的責任。

法國預定本(2009) 年4月重新加入北約的軍事架構。

核子道彈潛艦(SSBN) 【註二】與攻擊性潛艦(attack submarines) 及巡航飛彈潛艦(cruise missile submarines) 都有很大的不同,不但在外形大小構造上有不同,在執行任務上也和其他種潛艦不同。SSBN可以長時間在水下埋伏,她的特點是隱藏能力強,可攜帶戰略武器到海底有利位置伺機而發,所以各國的SSBN都特別注重行動的機密和隱藏。

SSBN的作業要令是鑽入一大塊海洋裡〔筆者按:這裡所說的是「一大塊海洋」不僅是「一大片海洋」〕,躲藏起來,航行速度放到極慢,儘量減少聲響,不讓人發覺她的存在。她的主要任務是嚇阻 ( deterrent mission ) ,她本國若受到敵人致命攻擊時,藏在暗處的潛艦就可發揮摧毀敵國的功能,因為她有這個能力,所以能嚇阻敵人來犯。

目前英、法各擁有第二代的SSBN四艘,每艘的排水噸位都在一萬四千噸以上,都可攜帶16枚可在海面下50米處發射的核子道彈 ( ballistic nuclear missiles ),英國的每道彈可裝8個彈頭 ( warheads ) ,法國的每道彈可裝6個彈頭。每艘SSBN配置官兵120人。任何時間英、法都至少各有一艘SSBN派出任務在外,以維持各自的嚇阻勢力。

1994年起英、法曾為雙方海軍加強合作,並對兩國SSBN巡弋的部署和通信作長時間的談判,結果於2000年9月訂立了「英法雙邊防禦合作契約」(The U.K.-French Bilateral Defense Cooperation Agreement) 。契約內容有SSBN互訪和兩國定期交換核武政策等條款,並未包括雙方互報SSBN動態的條款。法國預定於本(2009) 年4月重入北約軍事體系,但屆時法國在SSBN行動上可能會堅持原來的做法。

一般認為這次事件主要原因是法國與北約其他成員國間缺少通信所致。北約有一個潛艦交通管制系統,在此系統內,大西洋分成幾個管制區塊,有美、英、挪威、荷蘭、加拿大各管制一區。凡屬於北約軍事指揮架構成員國的潛艦要進入各管制區時,必將行動通知各該管制區。法國因為不屬於北約軍事指揮架構,所以不必通知。法國也當然不會把核潛位置讓人知道。

實際上美國和英國也只是通知管制區潛艦進入該區而已,不可能隨時報告潛艦的位置。北約各國在大西洋中的SSBN都不知悉任何一方的確實位置。雖然都不知悉,但大西洋之大且深,兩潛艦在無刻意追蹤的情況下,在同時、到達同一經緯度、同一深度造成相撞的可能率實在少之又少。

有分析指出英、法兩潛艦都有避免他方聲納的高科技設備,所以都未被對方發現,因此造成相撞。此說僅推測雙方互相未發現對方的原因,但不能解譯為何兩潛艦會不約而同到達同一點。

專用於戰略性嚇阻任務的SSBN,設計重點以 ( 1)「隱蔽功能」為優先考量,(2) 「探測功能」為次要考量,不能為了 (2) 而減弱 (1) ,所以除了艦體材料和推進器設計都考慮到不回音和減少發聲外,還選擇不使用或根本不裝置探測能力較強的主動聲納( active sonar ) ,只用被動聲納 ( passive sonar ) 【註三】,因為主動聲納會發出音波,易被發現它的存在。由此可見兩艘SSBN互相不發現是很正常的事。

筆者相信必有促使或引誘此二艘SSBN相撞的因素。最有可能的是與「環境反常」( environmental anomalies ) 有關。正如英國的一位SSBN艦長Julian Ferguson說的,海洋中的水流會產生「鋒面」( front ) ,鋒面裡外溫度有差異,其間好像有一垛牆,聲音難以穿透。墨西哥灣流遇到大西洋流時就有這種鋒面產生。SSBN為不使其他船艦或偵察飛機發現,都要找這種鋒面去掩蔽。可是她自己也因此不能發現其他潛艦的存在。

SSBN帶有毀滅性武器,我們不能再讓有任何意外發生,為了全球生靈的安危,筆者期盼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有提案,著手調查並研擬法規,設立機構長年監控。

**********************

註一:從1958年起,法國總統戴高樂為抗議美國在北大西洋組織中的強勢,美、英兩國又沆瀣一氣,很不是滋味,開始建立法國獨立的防禦體系。

註二: SSBN是美國海軍的艦體分類代碼 ( hull classification symbol ) SS代表Ship Submersible,B代表Ballistic missile,N代表Nuclear powered,此四字母就代表「核子動力道彈潛艦」。

註三:主動聲納是送出音波,當音波接觸到物體時反射回來被聲納接收,用以探測水中的物體,相當於水中的雷達;被動聲納本身不發出音波,只接收其他物體發出的聲音,用以探測水中發聲的物體。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public@nownews.com

(●作者孫亨利,電腦程式師,曾在台灣任教於大學,赴美後從海運船務主管退休,現居加州。作者有個人部落格http://sunhenry.blogspot.com/。本文為NOWnews.com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版權為作者所有。※→孫亨利特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zumo012 的頭像
    zumo012

    娜娜

    zumo0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