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信 徵信社
易富賢
這次由美國房貸危機所引發的金融海嘯衝擊全球。照道理說,中國大陸作為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市場,不應該受到大的衝擊,但是中國大陸卻受害甚大。原因有二:
一、中國大陸持有四千億美元左右「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發行的長期債券,以及五一八七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美國經濟危機導致美元貶值,而在國際壓力之下人民幣卻不斷升值,導致中國大陸擁有的九千億美元美國債務貶值。
二、中國大陸經濟外貿依存度(一定時期內進出口總額與GDP的比值)高達七成〔一〕,國際金融危機導致發達國家消費萎縮,需求減少,從而向中國大陸的進口減少,中國大陸很多企業被迫減產甚至關閉,大量農民工返回農村。
現在金融危機出現失業潮,很多學者認為幸虧中國大陸實行計劃生育,否則這次失業問題更嚴重,認為應該堅持計劃生育不動搖。
其實「人口多導致就業壓力」的觀點與亞裡士多德的「落體速度與其重量成正比」的理論一樣荒謬。美國人口三億,失業率為四.八趴;巴西面積相當於美國的九成,人口近兩億,只相當於美國的六成,但是失業率卻高達九.六趴。印度一一.四八億人口的消費市場,能夠提供五.一億的就業機會。日本一.二七億人口的消費市場,只能提供○.六七億的就業機會。伽利略用「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試驗推翻了亞裡士多德的的理論。但是中國大陸不少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至今不能理解「兩個鐵球」原理。
筆者在《大國空巢》第十三章中已經已經分析,失業問題是因為產業結構的改變,減少新生人口並不能緩解失業壓力,反而增加就業壓力。計劃生育所引起的家庭人口結構畸形所繼發的家庭消費結構畸形是中國大陸經濟問題(包括失業問題)的根源。古代農業社會失業率低,現在第三產業失業率也低,是因為「一對一」供給和消費,生產與消費容易和諧,失業率低。而勞動人口從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國大陸目前處於這個階段)引起的失業問題最嚴重,製造業最容易出現失業,因為一個生產者供給多個消費者(隨著生產效率的提高,越來越少的生產者就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每個人都有需求,但不是每個人都能滿足別人的需求,總是有失業壓力。〔二〕。
從這次金融危機可見,中國大陸目前這種出口導向型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中國大陸出口導向的經濟需要兩個必要條件:
一、國內充足的勞動力
而從一九五○年代直到一九九一年,除了大躍進幾年以外,每年出生人口都在兩千萬左右或者以上,其中一九六三年到一九七四年這十二年平均每年出生兩千六百萬。這些時間出生的龐大人口成為勞動力,是中國大陸經濟騰飛的主要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經濟迅速騰飛,依靠的不是資金,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人口,是充沛的勞動力資源。
二、穩定的國際市場
二戰之後發達國家都出現嬰兒潮,這個嬰兒潮推動了消費,進而推動了生產,發達國家經濟出現了幾十年的黃金時期。年輕的勞動力結構促使這些地區不斷進行產業升級。一九六○、一九七○年代,美國的嬰兒潮人口帶動了玩具、卡通、流行音樂的成長;一九八○年代,步入結婚活躍期的嬰兒潮人口帶動了房地產、汽車業的成長;一九九○年代,步入消費黃金期的嬰兒潮人口又帶動了個人電腦和互聯網的成長。日本在一九六○年代後期社會發展水平與中國大陸現在相當,當時日本中位年齡只有廿出頭;日本在一九七五年中位年齡還只有卅歲。由於發達國家產業升級,在低端產品上為台灣、韓國等地騰出市場,為這些等地區的崛起帶來了機遇。一九八○年代之後,中國大陸逐漸接手低端工業產品市場。
這些充足的勞動力加上廣闊的國際市場奠定了中國大陸卅年的繁榮。但是中國大陸這兩個優勢都在逐漸喪失:
一、大陸勞動力開始減少
由於計劃生育,中國大陸的年輕勞動力已經開始減少,中國大陸的勞動力優勢正在喪失;而印度、巴基斯坦等國由於年輕的人口結構,正在接手低端產品市場,對中國大陸構成越來越大的競爭。
二、國際市場正在萎縮
除了美國以外,其他所有發達國家都已經遭遇了幾十年的低生育率,人口結構正在老化,比如二○○八年各國的中位年齡分別為:挪威卅九歲,法國卅九.二歲,德國四三.四歲,澳大利亞卅七.一歲,加拿大四○.一歲,瑞典四一.三歲,瑞士四○.七歲,比利時四一.四歲,日本四三.八歲,英國卅九.九歲,美國卅六.七歲,荷蘭四十歲,意大利四二.九歲,西班牙四○.七歲,奧地利四一.七歲,葡萄牙卅九.一歲。年輕人作為消費者比老年消費者創造的工作機會要多得多,而人口老化還降低消費信心,因此人口老化本身就降低消費能力。年輕消費者促使產業升級,而老年消費者卻使得產業停滯,嬰兒潮人口推動了發達國家的產業升級,但是現在除美國和澳大利亞以外,其他發達國家中位年齡都在四○歲左右或以上,逐漸喪失了產業升級所需要智力和體力基礎。中國大陸、印度、巴西等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產品檔次差距正在縮小。比如一九八○年代,冰箱、彩電等家電還算高附加值產品,中國大陸需要為日本出口大量的服裝才能買回日本的家電;但是現在中國大陸家電的質量與發達國家差距不大了。中國大陸今後會發現,出口了大量產品,卻買不回多少東西(國內都能生產,不需要進口;或者是發達國家禁止出口高科技產品),結果出現貿易順差。如果發達國家產業結構與中國大陸一樣的話,貿易逆差將破壞發達國家的生產與消費關係,將出現嚴重失業壓力,等於是將中國大陸的就業壓力轉嫁到發達國家。但由於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已經超過七成,製造業比例本身很低,因此到目前為止,中國大陸廉價出口對發達國家就業影響還不非常嚴重。但發達國家如果對中國大陸長期存在貿易逆差的話,就沒有外匯購買中國大陸的產品,在這種情況下必定設置貿易壁壘,保護他們的傳統產業,否則將會出現失業問題。
可見中國大陸出口導向型經濟已經走到了盡頭。今後中國大陸經濟必須依賴內需。發展內需,必須有健全的人口結構。社會作為整體,就業取決於生產,而生產取決於消費,消費取決於人口,人口少的話,就業機會也少。
《老子》:「卅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譯文:卅根輻條匯集到一根轂中的孔洞當中,有了車轂中空的地方,才有車的作用。和泥製陶,正因為存在空腔,才有了陶器的作用。鑿門窗造房屋,正因為留有較大的空間,才有了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的功能要通過「無」來實現。生產(「有」)為消費(「無」)服務是世界強國發展的客觀規律。各國都強調生產與消費的和諧。
根據美國 CIA The World Factbook 網站的資料〔三〕。二○○八年全球人口六十七.○七億,人口增長率為一.一八八趴,那麼二○○七年人口為六十六.二八億,其中勞動人口為卅一.一三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為四十六.九七趴。下面是全世界人口上千萬的地區(朝鮮、伊拉克等幾個地區由於資料不全,而沒有列入)勞動力(生產者)與總人口(消費者)的比例。
地區 比例 地區 比例 地區 比例 地區 比例
阿富汗 45.9 古巴 43.4 馬拉維 32.3 南非 42.0
阿爾及利亞27.8 捷克 52.4 馬來西亞 43.3 西班牙 54.8
安哥拉 57.0 厄瓜多爾32.4 馬里 43.8 斯里蘭卡35.4
阿根廷 39.6 埃及 27.0 墨西哥 40.7 敘利亞 27.7
澳大利亞 52.1 埃塞俄比亞33.0 摩洛哥 33.2 台灣 46.7
孟加拉國 45.2 法國 43.6 莫桑比克 45.1 坦桑尼亞 50.7
比利時 47.5 德國 52.9 尼泊爾 37.6 泰國 56.3
巴西 51.1 加納 48.4 荷蘭 45.7 突尼斯 34.6
布基納法索32.8 希臘 45.9 尼日利亞 34.3 土耳其 32.7
緬甸 61.3 瓜地馬拉 30.4 巴基斯坦 27.9 烏干達 44.7
柬埔寨 49.2 印度 45.7 秘魯 33.7 烏克蘭 46.9
喀麥隆 36.2 印度尼西亞46.3 菲律賓 37.7 英國 50.7
加拿大 54.0 伊朗 43.6 波蘭 43.8 美國 50.8
乍得 37.1 意大利 42.6 葡萄牙 52.6 烏茲別克 53.4
智利 43.6 日本 52.4 羅馬尼亞 41.8 委內瑞拉 46.8
中國大陸 63.5 哈薩克斯坦53.6 俄羅斯 53.4 越南 53.9
哥倫比亞 45.6 肯尼亞 31.2 沙特 23.3 也門 27.4
剛果 22.6 韓國 50.1 塞加內爾 37.7 贊比亞 42.8
科特迪瓦 34.2 馬達加斯加36.4 塞爾維亞 29.1 津巴布韋 35.5
從上表可見,大多數國家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在五成以下。沙特等國家比例很低,有兩個原因,一是因為該國生育率高達三.九,二是因為婦女勞動參與率只有廿二趴。比例超過五十五趴的只有中國大陸(由於計劃生育)、緬甸和泰國。而緬甸高比例的原因是因為該國生育率已經降低到只有一.九,而由於艾滋病等原因,緬甸的嬰兒死亡和兒童死亡率卻很高。泰國目前失業問題還不嚴重,主要是因為該國的製造業從業人員比例只有十四趴(第一、第三產業從業人員分別佔四十九趴、卅七趴)。泰國政局動盪,雖然原因很複雜,但是生產者與消費者比例失調也是重要原因。泰國目前製造業從業人員只佔十四趴,但外貿依存度超過一百趴,國際市場稍有風吹草動,就會影響該國的就業。泰國是民主國家,該國四十九趴的農業勞動力很難繼續轉移到第二產業,對政局穩定性的影響可想而知。
二○○七年美國人口三.○一二億,其中勞動力為一.五三一億。就是說二○○七年美國生產者一.五三一億,消費者三.○一二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為五十.八三趴,基本是一比二的比例。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失業率為四.六趴。美國已經完成產業結構調整,目前只有○.六趴的勞動力從事第一產業,廿二.六趴從事第二產業,而從事第三產業的勞動力高達七十六.八趴。
日本二○○七年總人口為一.二七三億,其中勞動力為○.六六六九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為五十二.四趴。失業率為三.八趴。日本四.六趴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廿七.八趴從事第二產業,六十七.七趴從事第三產業。
巴西二○○七年人口為一.九四億,其中勞動力為○.九九二三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為五十一.一六趴。失業率為九.三趴。巴西兩成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十四趴從事第二產業,六十六趴從事第三產業。
印度二○○七年人口為十一.三億,其中勞動力為五.一六四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為四十五.六九趴。失業率為七.二趴。印度六成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十二趴從事第二產業,廿八趴從事第三產業。
中國大陸的發展水平介於巴西與印度之間,在全世界算是中等水平。根據上面同樣的網站資料,中國大陸二○○七年勞動力為八.○○七億。中國大陸四十三趴的勞動力從事農業,廿五趴從事第二產業,卅二趴從事第三產業。而依照官方的宣傳,二○○七年末全國總人口為十三.二一億〔四〕。但國家統計局長也承認公佈數據與客觀數據有差距,二○○四年這一差距為四千六百多萬人(主要是兒童),並且誤差「還有逐年擴大的趨勢」〔五〕。筆者在《大國空巢》中推算中國大陸人口在二○○五年應該只有十二.五億。而根據二○○五年一趴人口抽樣調查,近年每年只出生一千三百多萬,死亡九百多萬,實際每年只增加四百多萬,那麼二○○七年實際人口只有十二.六億左右。那麼中國大陸二○○七年的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高達為六十三.五四趴!生產嚴重過剩,而內部消費卻極度不足,生產與消費結構極度畸形!
假如中國大陸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像巴西和美國那樣為五十一趴,那麼中國大陸需要十五.七億消費者。筆者在《大國空巢》第四章已經分析,即便一九八○年不實行獨生子女政策,反而徹底停止計劃生育,那麼到二○○五年將多增加一.三億(最誇張估算是二.二億)人口(消費者),只有一九八○年代初出生的大約三千多萬進入勞動市場,相對於八億多的勞動人口來說比例不高,而且現在缺的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勞動力(就是說廿歲的並不跟五十歲的人搶工作)。並且中國大陸目前勞動參與率是世界罕見的高,達八十三趴(世界平均只有六十七趴);如果停止計劃生育,孩子數增加,婦女勞動參與率必然降低,那麼即便加上成為勞動力的一九
八○年代初出生的孩子,現在總勞動力人口比現在還要少。就是說如果一九八○就徹底停止計劃生育,現在總人口也只有十二億左右,而勞動力比現在的八.○○七億還稍少,生產者與消費者的比例為五十二趴左右,生產與消費的關係比現在和諧的多。 (本文在《中華家國雜誌》第十二期,民國九十八年十月號同步刊出。)
註釋:
一、中國大陸經濟嚴重依賴國際市場外貿依存度高達七成。新浪網(來源:中國經濟周刊)。二○○五年八月十五日。htt
p://finance.sina.com.cn/g/20050815/09021886332.shtml
二、易富賢:《大國空巢》第十三章第二節。香港:大風出版社。二○○七年。
三、CIA The World Factbook. https://www.cia.gov/library/publications/the-world-factbook/index.ht
ml
四、中國大陸人口現狀。中國網。二○○八年四月十四日。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zgrk/2008-
04/14/content_14946722.htm
五、何謙:四千萬中國人哪兒去了?新華網(來源:經濟觀察報)。二○○六年九月廿三日。http://news.xinhuanet.
com/theory/2006-09/23/content_5125222.htm
● NOWnews「今日論壇」徵稿區→http://www.nownews.com/write/
● 來稿或參與討論的文章也可寄至 public@nownews.com
( ● 作者易富賢,又名中山水寒,湖南洪江市人,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臨床醫學學士、藥理學碩士、博士;現任職美威斯康星大學婦產科。個人網站:http://yi.fuxian.blog.163.com/。本文為 NOWnews.com 網友投稿,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 Nov 25 Wed 2009 11:26
從金融海嘯看計劃生育的謬誤(上)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